最近數日,不少人的朋友圈幾乎被有關東莞“機器換人”的微信內容給刷屏了。10月18日,央視著名財經類節目《對話》播出《“機器換人”的東莞樣本》,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以及東莞企業界、科學界、員工代表受邀,就東莞正在大力推進的“機器換人”與央視展開對話。雖然此前央視《對話》欄目也曾聚焦東莞迎戰金融危機、中國制造等話題,但直接將錄制現場搬到東莞工廠車間還是首次。
作為全省率先啟動“機器換人”并出臺相應扶持政策的城市,過去一年,東莞全市“機器換人”申報項目達622個,遠超過去10年東莞技改資助項目的數量總和。
隨著中國制造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制造業即將到達拐點,面對勞動力短缺、技術升級等實際問題,東莞市政府順勢而為鼓勵企業進行機器換人,在為“東莞制造”培育智能制造新動力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當地機器人產業的壯大,加快經濟社會向更高層次轉型。
“機器換人”成效顯著
前不久,總部位于東莞長安鎮的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勝精密”),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國家移動終端配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這家以手機精密組件為核心業務的大型制造企業,在過去一年啟動了規模浩大的“機器換人”工程。未來數年,勁勝精密將投入超過5億元進行智能工廠打造,企業也將因此獲得來自國家以及省市各級政府鼓勵“機器換人”的相關獎勵。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加速消失,以東莞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逐漸消失,產業工人的緊缺和用工成本的不斷增加,加速蠶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機器換人”對于很多企業而言已是箭在弦上。
為鼓勵企業加快“機器換人”,從2014年開始,東莞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出臺包括《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在內的一系列創新性扶持舉措,鼓勵企業大范圍進行“機器換人”。
這一系列政策扶持與鼓勵,讓曾經猶豫不決的眾多企業激發了空前高漲的參與熱情。
據統計,自2014年9月至今年9月底,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的622個有效項目,總投資達53.2億元,申報項目數量遠超過去10年技改資助項目的數量總和。“機器換人”的成效可謂立竿見影。今年1-8月,東莞全市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134.98億元,同比增長217.1%,“機器換人” 拉動了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快速增長。
據估算,上述所有“機器換人”項目完成后,相關企業勞動生產率將平均提高65%;產品平均合格率將從88.2%提高至94.6%,減少用工37726人,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10.87%。
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
隨著“機器換人”專項資金扶持等政策的出臺,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機器人產業在東莞異軍突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莞已經聚集了不少于270家與機器人相關的企業,這一數據較兩年前已呈現翻倍式增長。
袁寶成指出,與國內各地一窩蜂投入機器人熱不同,東莞本身是制造業強市,城市本身有著巨大的“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需求,這為機器人產業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成長土壤和養分。結合自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際,東莞在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始終堅持圍繞自主創新能力及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緊密結合主要支柱產業的技能改造升級需求,從產業鏈上下游布局,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版圖。
截至目前,東莞已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搭建起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并成功引進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為代表的“運動控制與先進裝備技術創新團隊”,中組部“千人學者”、喬治亞理工終身教授李國民為學術帶頭人的“智能感知創新團隊”等國際創新團隊。
這些平臺的搭建和業界領袖的加入,在帶動了一大批極具潛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先后進駐東莞的同時,也鼓勵著更多新型研發機構及企業牽手合作,不斷投身到區域機器人產業的藍海當中。
包括長盈精密和勁勝精密在內的傳統制造企業,如今也已經在智能制造領域有所布局,以自身工廠智能改造為契機,通過產學研合作和自主團隊,介入機器人研發制造領域,并提出未來將從傳統制造企業向智能制造服務商逐步轉變。
發端于全球產業變革的“機器換人”需求,正在悄然帶動東莞傳統制造業向機器人這一制造業皇冠頂上的“明珠”進發,引領“東莞制造”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截至2013年底,東莞擁有工業機器人裝備制造商數量為36家,工業總產值約14.53億元,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全市集聚相關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超200家。
2013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總產值約196億元,其中電子工業專用裝備、數控加工機床、機器人裝備三個主體行業的產值總和約144億元,占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總產值的73.48%。
特色產業包括智能紡織裝備、智能制鞋裝備、通信電子線纜裝備。這些產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且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雛形產業為家具制造裝備、智能表面處理裝備、檢驗檢測儀器裝備。
這些產業雖然在國內外并未獲得較高的認可度和品牌效應,但也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