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供給側 以科技創新“領跑”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而科技創新無疑是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2016年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就“十三五”規劃建議向全會作說明。在談到科技創新方面,習近平說:“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在分析當前科技創新形勢時,習近平說:“我國科技創新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急需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優化配置人財物資源,形成協同創新新格局。”
在談到未來的發展動力時,習近平強調,“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2015年7月,習近平在同吉林省企業職工座談時指出:“中國夢具體到工業戰線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把制造業搞上去,創新驅動發展是核心。我們要向全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把實體經濟抓上去。”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吉林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班組園地同職工座談。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在吉林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習近平對參加座談的勞模、科研人員和一線員工說:“創新是企業的動力之源,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基,必須抓好創新、質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掌握主動。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2015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降低企業債務負擔,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培育發展新產業,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
科技創新,習近平殷之切切,布局深遠。我們期待更多的大國重器橫空出世,使中國成為世界科技領域的領跑者和競爭者;期待更多的創新企業百花齊放,在世界經濟舞臺上與國際巨頭角力爭鋒;期待更多的利好政策落地生根,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氣蔚然成風。